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收藏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节《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一般文学常识。(重点)2.反复吟诵、联想、品味,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重点、难点)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一、学习诗歌的方法:1.知诗人,解题意。2.读诗句,明诗意。3.知诗人、背景,抓意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品词句,悟诗情。二、诗歌朗读,感知内容和诗歌的韵律与节奏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借助注释,读懂内容;2.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画出重音、停顿)明确:古代诗歌讲究韵律,诗歌体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诗体《观沧海》四言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言绝句《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天净沙·秋思》散曲《观沧海》是古体诗,不讲求押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七绝,一般一、二、四句押韵,这首诗押“i”韵。《次北固山下》是律诗,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这首诗押“ian”韵;《天净沙·秋思》是散曲,每句押韵,押“ia”韵。我们朗读古代诗歌时,要读出节奏。四言诗的停顿是“二二”,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诗的停顿节奏,一般是“二三”,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同时,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样的对仗句,上下句的词语音节应该是一致的。七言诗一般则是“二二三”,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西”。六字句一般停顿是“二二二”,如“枯藤/老树/昏鸦”,但《天净沙·秋思》的最后一句,则读“断肠人/在天涯”。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元曲”剧曲(杂剧)散曲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三、选择角度,理解诗歌情感1.从以下所给的角度,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角度一: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角度二:抓住意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角度四:关注意象堆叠、组合角度三:精妙字词观沧海曹操文体知识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1.作者名片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2.关注课文注释,补充写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削平了北方群雄。七月出卢龙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写下了这首诗。3.反复诵读,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5.再次朗读,体会四言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悟诗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日月出其中星汉出其里海水:水何澹澹描写景物奇特想象观海地点、“观”统领全文观沧海建功立业统一中原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波:洪波涌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歌题目透露了哪些信息?明确:好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这首诗是李白送给他的。“遥”,是遥想、遥祝的意思,诗人和王昌龄距离很远,王昌龄已经出发前往贬谪地了。2.古诗常常借助特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这首诗中的“杨花”和“子规”有什么深意?杨花:柳絮,漂泊无定。指杨花落尽,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子规:杜鹃鸟,其叫声为“不如归去”。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明确: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ト,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3.诵读并进一步理解诗歌情感。对朋友的同情、牵挂、关怀、担忧小结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闻道:震惊,痛惜过五溪:偏远,艰难写景叙事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关切同情情意绵长愁心:同情,牵挂,关切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随君:时刻相伴直:不停留——急切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作业:1.背诵前两首诗歌。2.填写《朗读任务卡》【朗读设计】画出重音、停顿,并设计朗读的体态、手势、表情等【朗读说明】结合诗歌内容说明朗读设计的理由【朗读配乐】根据诗歌的内容、情感或意境,选择恰当的朗诵配乐次北固山下王湾背景链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1.王湾以一首《次北固山下》立于唐代优秀诗人之列,这首诗的魅力何在?2.这是一首五律,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偶。抓住精妙字词赏析对偶联。(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对偶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明确: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很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际,海上已经涌出一轮红日,江上已有春意,而旧年还没有过完。两个动词“生”“入”非常传神,将残夜孕育海日,新年送走旧年的哲理表现出来(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作者简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作者简介(1)同样是表达乡愁,这首散曲和《次北固山下》,哪一首诗的愁绪更浓重一些?如果用色彩去表现,你分别会用什么色调?请简述理由。示例:《天净沙·秋思》更浓重一些。诗人选取了特定的时间—黄昏(夕阳西下)选取了特定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沧桑、凄凉,用这些景物烘托出特定的愁苦氛围。《次北固山下》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冬末春初,旧年将尽新年来临之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雄放的激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之气。如果要用色彩去表现,《天净沙·秋思》我会选用色调偏暗的黄色;《次北固山下》我会选用蓝色、绿色。3.诗歌是诗人情感喷涌而出的产物,《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何理解这四首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1)各篇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决定了情感的不同。(2)从关键词语中传达出景中情。四、朗读任务卡投影展示解说,并朗读示例1:【朗读设计】画出重音、停顿,并设计朗读的体态、手势、表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向右上方举手,表情凝重),小桥/流永/人家(向左方举手,表情有一丝向往),古道/西风/瘦马(低头往下看,表情回归凝重)。夕阳西下(抬头目视前方),断肠人/在天涯(惆怅,伤感。目视远方,表情更加凝重)【朗读说明】结合诗歌内容说明朗读设计的理由。这是一首散曲,诗人用几组意象的堆叠,营造出忧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愁苦与乡思,如“枯藤”“老树”“昏鸦”。给“枯”“昏”“古”“西”“瘦”等词标注重音。因为这些词特别能凸显秋日的衰败之象,表现了诗人心中那无法磨灭的思乡之愁,所以在读到这些景物的时候,表情都是凝重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比较温馨的画面,但又突然发觉自己在离家十分遥远的“天涯”,激起“断肠人”更深的哀愁,所以读最后一句时表情应该更加凝重。【朗读配乐】据诗歌的内容、情感或意境,选择恰当的诵读配乐。配乐:刘天华二胡曲《悲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组合了一幅天涯游子孤独地行走于西风古道的凄凉景象,抒发了凄苦的思乡之情。二胡《悲歌》曲调幽怨悲凉,比较契合这首散曲的情感基调,适宜作为诵读配乐。全班集体朗读拓展迁移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课后作业1.背诵后两首诗。2.完成《顶尖课课练》第4课练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美感觉。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的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这样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参考答案: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岸相平。大江之上一叶孤舟,海风吹来,船帆满起,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小舟奋力地向前驶去……上下句运用拟人形成对偶,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景美而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尤其是“阔”字,既表“潮平”的结果,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的胸襟;“悬”字说明风力强劲,把船帆吹得鼓涨,可以想到船行速度飞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参考答案:示例:夕阳西下,诗人骑着消瘦的老马走在曲折的山路上,西风嗖嗖地迎面吹来。走过小桥,几户人家,一棵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停留着三两只乌鸦,一副凄凉的画面便映入眼帘了,在夕阳映照下的古树、昏鸦、人家、瘦马让人觉得格外的忧伤。由此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外流浪已有多年了,尝尽了一个“断肠人”在外羁旅生活的凄苦。又未曾回过久违的故乡看一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此使我想到了自己有家的幸福。


  • 编号:1701028820
  • 分类:节日庆典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38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154445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节日庆典更多>